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登录注册用户
首页 真庆观简介 最新活动 道教历史 道教礼仪 名山宫观 在线论坛
     
 
 
  紫薇殿
   
  1984年,昆明市及盘龙区政府拨款修复紫微殿。修复后的紫微殿面阔三间,土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占地320平方米,正脊中立宝顶,戗脊上置走兽,殿内中顶置有藻井,以斗拱承载,井顶绘有八卦太极图,四周饰以图案,匀称精巧,为国内罕见的道家建筑,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
 
     
 
 当前位置:首页道教历史→真庆观的历史
真庆观的历史
发表:zhenqingguan  发布日期:2013-05-15 10:27:31  人气:2699

       真庆观始建于元代,原名“真武祠”。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重建,更名“真庆观”,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增建了真庆观前殿及东西回廊,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重修。
真庆观为明代著名道士长春真人刘渊然谪滇时的居所,刘渊然在这里“奉迎朝廷使节”。洪熙初(约公元1425年)刘渊然被召还京,请求将他在昆明时住过的龙泉道院改名龙泉观,真武祠改名真庆观,刘渊然回京供职后,其弟子蒋日和做了真庆观的住持,并主持了真庆观的重修及扩建。

      1984年,昆明市及盘龙区政府拨款修复紫微殿。修复后的紫微殿面阔三间,土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占地320平方米,正脊中立宝顶,戗脊上置走兽,殿内中顶置有藻井,以斗拱承载,井顶绘有八卦太极图,四周饰以图案,匀称精巧,为国内罕见的道家建筑,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

 

      元代,武当山著名道士张守清的弟子到昆明传道建观,供奉真武祖师,即取观名真武祠。明永乐元年(1403年),曾任中国道教总管的著名道士刘渊然从驾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到北京,因得罪了权贵,被朝廷谪置云南,扩建真武祠,以后又得到明仁宗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于洪熙元年(1425年)召回北京,受封为“兼领天下道教”的统帅,并向仁宗皇帝奏请将昆明真武祠改名为“真庆观”,取“真,则真武所居,万人瞻仰;庆,则一人有庆,兆民共赖之”之意。由其弟子蒋日和奉旨大兴土木,再次重修真庆观。从明代开始,真庆观即有了前殿、紫微殿、老君殿五进三院四合式的建筑格局,各院道观殿宇出阁架斗,雕梁画栋,辉宏雄伟,成为昆明地区道观的文物瑰宝。

      主持建筑真庆观的道士刘渊然、蒋日和都是明朝一代的名人和高道。刘渊然(1351-1432年),号体元子,江西赣县人,从雩都(今江西于都)紫阳观赵原阳修道,精医药,能为人治病。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进京都南京,赐号“长春真人”,住持京都朝天宫,传授道教,并建西山道院以居,倍受明太祖的礼遇,经常入宫为明太祖做道场。明成祖朱棣继位,于洪熙元年(1425年)召回北京,赐号“冲虚至道玄妙无为光范衍教庄静普济长春真人”,赐二品印诰,领天下道教。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于宣德初年(1426年),赐进号“大真人 ”,赐法衣宝剑,统领天下道教。晚年卒于北京,终年81岁。《明史》卷二九九有传。蒋日和,原籍南京,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南京朝天宫住持谢师玄手下研习道经,后来云游到云南,在昆明长春观任住持,后到真庆观拜刘渊然为师,研习道教理论和思想。功行圆满,振扬道教祖先遗风,完成真庆观的扩大宏伟建筑工程,使真庆观名扬天下。
      刘渊然弟子众多,以邵以正、蒋日和、徐道广、芮道才、李道如最为有名。其中邵、蒋二人为名闻全国的道士。蒋日和之后,其徒弟李道如、张道宏、徐道广相继任真庆观主持。《武财神显灵神迹》出自李道如之手。

梅 映 古 井 

 梅 映 古 井  都雷府古井数百年来一直为真庆观的饮用水源,相传长春真人刘渊然谪滇后,从龙泉道观移居真武祠时,曾将千年唐梅随意折了一枝,插于都雷府古井旁,不料唐梅竟然成活,年年梅花盛开,奇香袭人。梅影倒垂于古井水光之中,相映成趣,有时微风袭来,花瓣纷纷落于井内,时间一长,竟馨得井水梅香扑鼻。取以煮茗,其味甘冽清爽,沁人心脾。一时间游人居士莫不以能饮一杯真庆观住持招待的梅茶为幸。可惜古梅日后毁于兵灾,仅余古井长存。现梅树为后人在原址重栽,树龄当在二百年以上,乃重瓣绿萼梅中珍品。梅映古井亦真庆观建筑群重要景观之一。

“道家之茶,法香自然”
   我国古代道教以得道成仙为修行的目标和最高境界。按道教《制太极茶秘方》精心煎制的太极茶,于道教斋法的手诀、分灯、禹步等炼养科仪为一体,再配以仙方、仙术、仙舞、仙乐,其势十分的美妙、辉煌。

【分灯】 分灯是太极茶的一个表演程序。意在以阴阳之理,唤得日月星辰同来助养。
【献路】 茶台上已经供放的有根据古代资料复制的太极炉和太极壶,以及太极杯等茶器。
【涤器】 以道家法力加持之水驱除杯具器皿的一切污秽。
【投茶】 主要配方由生熟普洱茶以及多种天然植物合炼而成。
【投水】 取真庆观百年古井之水加以开光加持。
【炼茶】 炼茶时所表达的是道教的手诀。每一种手姿都是一种语言。它传递的是茶与道、道与仙的关系。
【分茶】 在道长手诀下,加注天地之精气并把炼成之茶分于各茶杯中。
【献茶】 配以道家的道乐、咏唱、加持将太极茶敬献到每位客人。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地址:云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路82号   
真庆观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7 真庆观  技术支持:智慧云谷 
粤ICP备20230524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