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会员登录注册用户
首页 真庆观简介 最新活动 道教历史 道教礼仪 名山宫观 在线论坛
     
 
 
  紫薇殿
   
  1984年,昆明市及盘龙区政府拨款修复紫微殿。修复后的紫微殿面阔三间,土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占地320平方米,正脊中立宝顶,戗脊上置走兽,殿内中顶置有藻井,以斗拱承载,井顶绘有八卦太极图,四周饰以图案,匀称精巧,为国内罕见的道家建筑,保留着明代建筑风格。
 
     
 
 当前位置:首页道教历史→随唐时期的道教
随唐时期的道教
发表:zhenqingguan  发布日期:2013-05-12 09:40:25  人气:1732

隋朝(581—618年)实行佛道兼容政策,虽以崇佛为主,但对道教也甚为重视。隋文帝把他的开国年号命名为“开皇”,这个称号便取自道经。文帝还建道观、度道士,以扶持道教发展。隋炀帝崇道更甚,在位时于长安为道教修建了10座道观。大业七年(611年),还亲自召见茅山宗宗师王远知,并以帝王之尊,“亲执弟子之礼”,敕命于都城(长安)建玉清坛以处之。
  道教在隋朝期间,其宫观庙宇和道士的数量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茅山宗传往北方的上清经法已经纳入灵宝、三皇等经系,并与北方的楼观道相融合。在修炼方术方法方面,最突出的发展是“内丹”的兴起。
  据《罗浮山志》记载,道士苏玄朗曾经隐居在句曲山(今江苏茅山)学道,得司命真秘。开皇(581—604年)年间,到罗浮山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等。后著《旨道篇》,阐明内丹修炼之法。自此道教始知内丹矣。又鉴于《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于是纂写《龙虎金夜还丹通元论》,归神丹于心炼。苏玄朗(元朗)用外丹名词解说内丹,提倡“性命双修”,以此为内丹修炼的核心。苏氏内视9年道成,冲举仙去。从他的言行看,可以说他是一位内丹理论家、实践家和宣传家。隋代苏玄朗倡导的内丹道,至唐代发展迅速,蔚然成风,影响深远。

【字号: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地址:云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路82号   
真庆观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17 真庆观  技术支持:智慧云谷 
粤ICP备2023052453号-1